一扇窗,一杯茶,一隅清欢
光阴淡成了一杯茶,日子琐碎成一地纸屑,再也不见了那些天真的模样和真诚的话语,轻描淡写间发现,那些清澈如水的情意,终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且不说高中、初中,甚至更遥远的小学,就连大学时的同学能够立马取得联系的也不过三五人,其余的人海角天涯,或衣着光鲜人五人六地闪耀着,或不名一文地暗淡着,不得而知。有时候我会在大脑里将班里的同学逐个扫描一下,出现的只有上学时的青涩的模样,因为不曾再谋面,所以如今的成熟和稳重我无法凭空揣摩。
还记得毕业吃散伙饭的那一晚,男男女女群情激昂地在漆黑的操场上唱“长亭外,古道边”,男生眼里的忧郁与女生眼里的泪花交相辉映,原本没什么交情的男女也可以勾肩搭背地坐在一起,我至今还有几张与男生的合影可以作证。当时的那个夜晚不知是酒精作祟还是因为气氛烘托,仿佛与每个人的情谊都深厚得如同桃花潭水,甚至堪比汪伦送别李白的情。但时隔经年,那时的“再聚首”的誓言似乎成了一句顺嘴秃噜的酒话,没走心。也或者当时是发自肺腑的,只是没有想到如今需要拖家带口,需要为事业贡献大部分的时光,所以不得已将当初的亲密无间暂时寄存在了某个地方,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再拿出来,与当时的人共同回味。
我猜是这样的,因为有好多次想要和同学们聚聚,但想到孩子要早睡,想到稿子需要加急,便放下了,只说:等哪天有时间了再说吧。一拖就常常是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这样的日子多了,就会生出一些想法,比如:人家有时间吗?去了会不会给朋友添麻烦?他们也想聚吗?不然热乎乎地去,凉飕飕地来,多没意思。
其实就算是身边的人,有谁能够真正走进谁的心呢?骨肉至亲,有相似的形体却很难了解那时那刻那个人心里的感受。同床共枕的连理,每一晚的梦境也从不会相同。所以,心里的恐惧和喜悦可以找人说,但却找不到人来代替。就像一个人出门去,淋了雨,湿漉漉地回家,纵然有人嘘寒问暖,有人在第一时间拿来暖暖的衣物,端上热热的牛奶,淋雨时的凄冷和慌张别人还是无法体会。
最后我们终于明白: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但一个人走也不见得就是坏事,一个人的世界,或许,更美。
一个人时,少了热闹和激情,却多了放松、清净和纯粹。真的。
许多年前,想看一场电影,内容和名字都模糊得如同雾霾里的北京,大致的轮廓是关于爱情,演员也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至今都没能让我想起来。我记得打了三四个朋友的电话,终究没有约到能一起观影的朋友。那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的人品出了问题。大家的托词很一致,“哎呀,怎么不早说啊,我今天得去……改天吧。”
好吧,改天。可是改天电影就不是这一部了,我只好自己去看。电影的开场和所有电影的开场一样,先要放上一段时间的广告,然后是即将上映的各类大片的预告片。常看电影的人多数会在这些前奏快要奏完时才款款而来。坐在我身边的一对情侣便是,女的说:“我就说不着急吧,怎么样?还有时间吧,害得我那杯咖啡都没喝完。”
几分钟后,电影如约开场,如期结束,不能算烂片,也没有什么可圈点的地方。正是下午两点多,原以为出了电影院应该是阳光明媚,不料却下起雨来,索性就在楼下的小店里闲坐,一杯花茶,一份小点心,依窗而坐,雨水沿着玻璃顺流成河,纵横交错,各有去处。窗外有人跑向出租车,有人跑向这家小店,来去的人各溅起一路水花,啪嗒,啪嗒,啪嗒……
以前竟然没发觉,一个人守住一个角落竟然可以这样惬意。我想,我急着找人陪的时候,真傻。
三点半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人生就是一场悲喜交加的盛大演出,时光在走,很多的事情,无论悲喜,都注定要被遗忘,很多人都注定要成为过客,没有人会是你一辈子的依靠,让心爱上一个人的温润时光,把记忆轻轻搁浅,将有一份不一样的生活;第二件事,我的花茶凉了,深秋的天气有些冷,不能喝了(怕勉强喝下去要闹肚子)。但我还是感觉第二件事很值得,因为我发现了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