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终将逝去,情怀永远不老
只有不断地让自己进步和成长,才是面对逝去的青春的解药。
对于我去香港读书的事,听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反馈。
有表示不理解的说:“漂泊之所以让人羡慕,是因为你只见到漂上去的,没见过沉下去的—后者才是大多数。”
更有言辞激烈者说:“你疯了么,你都多大年纪了—好吧,你的二我永远不懂。”
也有表示观望和不知为什么支持的:“好吧,请你继续追逐你的梦想,因为你属于不安分的世界。”
……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香港,我只知道,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毕业四年,埋头苦干,四周无光。在所谓的重点高中完整地带完一届学生,也见证了自己从一开始的青涩懵懂到后来的稍有经验和“油条”。从每天的备课改作业骂男同学怎么不好好早读到教诲女同学你不要哭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好的。从每一个月的月考和两个月一次的期中期末考,周末不是在上课,就是在监考,或者在疯狂改卷的末路上狂奔,一边改卷一边骂这学生笨得无可救药实在令人发指啊,或者抱怨“上个星期刚领的红笔笔芯全用完了”。
每天高强度的压榨下,从一开始被撕裂般的成长,到后来的慢慢适应,再到后来的逆来顺受,我告诉自己,在公立学校当老师,生活就是这样。然后用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这颗不安分的心,嗯,所有的伟大都是在每日的重复中熬出来的,嗯,是的。然后继续备课,上课,改作业改试卷,骂男学生,教诲女学生。
而现在,我觉得不够了。
学生高考毕业前的一个晚上,学生燃烧铝镁粉制造出高考前那个局部绚丽的效果,高三的学生从教室里探出头声嘶力竭地喊着“高考加油”,高一高二的萌娃也都热泪盈眶地喊着“学长加油”。是的,他们在这里经过三年基本上暗无天日的勤学苦读的奋斗,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风口,不管风是大是小,终于要展开飞天猪一般的烂漫生活。而我们作为他们的助推者,将目送他们飞远,然后转过一个骄傲和落寞的背影,继续教育安抚塑造下一批教育工厂线刚刚运出来的泛着热腾腾的青春气息的幼崽。对于那些飞走的,其中一些人,我只知道自己帮助过他们,带给他们正面的能量和改变。其中一些人,我也辜负了他们。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想尽量不辜负他们。而这一次,我想不辜负自己。
我知道自己还远没有成长为自己满意的样子,不管是做人的眼界、格局和性格,还是做事的专业和能力。青春逝去得太快,而成长得太慢。而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活在二十岁的后半段,努力成长,精力无限,一颗心还很软,还有一大堆梦想,还没有理顺人生。而梦想经不起等待。耐克有一个很棒的广告词—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so just do it.我已经挥霍了太多的yesterday,tomorrow已经越来越着急—我憋不住了。
朋友和我说起他在纽约打车的时候,和一个出租车司机等红灯聊天的经历,那个出租车司机说:“我已经活了六十岁了,而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活着是要做什么的。”其实,如果不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这样活着也挺好的。如果幸运地知道了,那就要去行动,去改变。只要心够大,装得下,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最要命的,是想着要做事,结果一直在混世。
对于未来,我有种模糊的规划轮廓,但具体到做哪些事情,什么阶段到什么过程,做哪些部署和准备,还不甚清晰。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对于我来说,香港是个情结,也许待了一年之后,发现是个死结。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文化环境中窥探了更多的世界的样子,在不同种族和价值观的碰撞中重新发现了自己。凭着盲目的自信和乐观,总会走出一条不一定宽阔但自己喜欢的道路吧。某位名人不是说过,人不会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后悔,但肯定会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后悔。至少以后可以有资格对自己的小孩吹牛说,孩子,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吧,不管是姑娘还是梦想,因为你老爸当年也干过特别二又觉得特别牛的事,如果头破血流了也没关系,还可以回来吃软饭的嘛。
古人说三十而立,按照现在的话说大概是三十岁在事业上要已经有所成就,得以立足社会。总觉得这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语境。古人平均年龄就四十来岁,三十岁是要立了,因为再不立就快挂了呀。而现在你念完大学就二十四五了,读了研究生都二十七了。当然不包括那些年少有为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羡煞旁人。我只能用人生漫漫长路,人生不在乎起点而在于转折点,不差这几年来安慰自己。
三十而立,立的是志向,人生刚刚起步。
况且,我还没到三十呢。